
10月14-17日,由团省委主办的湾区青年企业家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系列活动走进湛江、茂名、阳江三市,来自广东省青年商会和深圳市青年创新发展促进会的30余名湾区青年企业家深入粤西地区的县镇村一线,开展为期四天的实地调研、产业对接与座谈交流,聚焦海洋经济、农业科技、农文旅融合、产业转移等关键领域牛操盘,推动湾区的资本、技术、人才、市场等先进要素和县镇村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、投资需求进行有效对接,让产业发展的种子在县镇村落地生根。
“湾区青年企业家助力‘百千万工程’”系列活动自2025年7月启动以来,已先后走进惠州、汕尾、汕头、河源、梅州等地,包括本次的湛江、茂名、阳江在内,共覆盖粤东粤西粤北近20个县镇,开展座谈交流、资源对接与项目洽谈数十场,初步形成“政府搭台、企业唱戏、青年发力”的协同机制,十余个项目达产了合作意向。

湛江:蓝色崛起与农文旅融合并进
10月14-15日,湾区青年企业家一行首站抵达湛江,先后走访湛江市城市规划展览馆、湛江湾实验室、赤坎老街、福东海大健康产业园、广东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及螺岗小镇等代表性项目,全面感知湛江在海洋科技、现代农业与文旅融合方面的巨大潜力。

湾区青年企业家调研湛江智慧农业发展情况牛操盘。
在湛江湾实验室,企业家们深入了解海洋装备、海洋能源、海洋生物等前沿科研进展,对实验室在深远海智能养殖平台、浮式风电装备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表现出浓厚兴趣。赤坎老街作为湛江历史文化的缩影,通过“微改造”焕发新活力的实践,为湾区企业家提供了旧城改造与文旅融合的新思路。在遂溪县,福东海大健康产业园的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、佳淳农业在火山红薯种源研发与品牌化运营方面的创新成果,以及螺岗小镇“农业+文旅+研学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引发企业家关于品牌共建、渠道共享与技术合作的深入探讨。
在随后召开的湾区青年企业家与湛江兴乡青年座谈会上,企业家和地方围绕产业发展、资源对接、项目合作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,初步达成多项合作意向,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。青年企业家们表示,湛江在海洋科技与现代农业领域的创新突破令人振奋,展示了湾区技术与县域特色农产品结合的巨大潜力,要积极探索在智慧农业、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合作可能。

茂名:山海香韵与智造转型交织
10月15日至16日,青年企业家一行转场茂名,聚焦沉香产业、智慧农业、产业转移与非遗研学四大板块,深入电白区沙垌村、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粤西研究院、佛山(茂名)产业转移合作园(蒲康工业园)及高州市分界镇杏花研学基地。
牛操盘
湾区企业家了解茂名沉香产业多元化发展情况。
在“中国沉香第一村”沙垌村,企业家们沿香街走访沉香工坊,与返乡青年交流工艺传承与品牌创新。沉香产业从育苗、加工到电商销售的全链条发展,展现出传统产业在青年力量驱动下的焕新活力。粤西研究院作为农业科技孵化高地,其“风洞实验室+数字港+北斗种苑”的科技服务体系,以及引进122个新品种、带动超1800户农户增收的实效,令企业家印象深刻。院长凌小梅作为兴乡青年代表,其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实践成为青年返乡创业的生动典范。在蒲康工业园,国星光电、佛山照明等高州生产基地的智能化生产线展现“佛茂协作”的成果。高州分界镇“杏花研学”项目通过“政府引导+村集体入股+市场运营”机制,盘活乡村资源,打造非遗研学品牌,为乡村自我“造血”提供可复制模式。
省青商会理事谢伟淳分享道:“茂名的产业多样性远超预期。从沉香文化的深耕到智慧农业的创新,从产业转移园的智能制造到乡村研学的活化实践,这里为湾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投资场景。我们正在探讨将数字营销经验与当地特色产业结合,共同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体系。”

阳江:向海图强与艺术原乡共振
10月16日至17日,青年企业家一行奔赴阳江,聚焦“海洋牧场+海上风电”“科技+农业”“文创+文旅”三大主线,走访沙扒镇北额岭、渡头村、阳江市禾虫研究院、城西街道第一埒电商创意园、埠场镇果园村及广东一叶春风纸业有限公司。期间,阳江专门召开招商推介会,市政府负责同志围绕阳江的投资环境做主题推介。

湾区企业家调研阳江海上风电、海洋牧场及文旅发展情况。
在沙扒镇北额岭,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模式令人瞩目。目前已核准装机容量730万千瓦,建成全国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,形成“风电+渔业+种业”的蓝色经济体系。渡头村作为“红色美丽村庄”试点,以党建引领鱼苗产业全链条发展,塑造滨海振兴典范。阳江市禾虫研究院通过“研究院+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推动禾虫工厂化育苗与综合种养技术落地,成为科技兴农的样本。城西街道第一埒电商创意园构建“电商+人才+产业”生态,推动斗鱼等本土产品线上突围,年销售额突破3.2亿元。埠场镇果园村依托关山月故居文化IP,打造“山月故里·艺术原乡”项目,推动“文化+旅游+教育”深度融合。广东一叶春风纸业有限公司则代表本土青年返乡创业的活力,凭借产品创新与品牌打造,一年内产值达2000万元,展现传统制造业的青春转型。企业家们纷纷表示,阳江的实践表明,县域经济不是简单的产业转移,而是通过科技创新与文化赋能,实现特色化、高质量发展。
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本系列活动旨在搭建湾区青年企业家与县域兴乡青年之间的桥梁,助力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。接下来,团省委将持续发动更多的湾区青年企业家深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,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地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更可持续的青春动能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赵少君
通讯员:岳青牛操盘
优配网客服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